长沙墙绘名作鉴赏
白石— —九秋图
即日起,长沙墙绘笔者将作一个国画名作鉴赏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。想到哪幅名作就写一些,还请各位读者不吝赐教,指出在下有纰漏、不正确之处。
今日先来看这幅神作。
(一)先看气势。
山水画较易画出气势来,花卉就难多了。
此幅“九秋图”气势磅礴,一看就是出自大家之手。十分耐看,使人看起来舒服。
(二)再看章法。
整幅画得较满,但虚,实处都均处理得十分考究。画的重心在右边。
实处透气,没有重叠、压迫、紧促感。
虚处没有大片空白,上面留白处,画有两只蝴蝶显出了生机。
中间空白处,几只小草、小叶略补其虚。
右下角三片大海棠叶,压住了阵脚。
左下角画一只草虫,除填补空白外,更画出了秋意。
整个画面繁而不乱,浓而不艳,恰到好处。
(三)看技法,看笔墨。
二组雁来红错落有致,笔墨不乱、不重叠。
一组用西洋红色勾染;另一组用;朱膘色勾染。
使得两组雁来红来路去向分明,穿插有序。
雁来红染叶一笔分浓淡、留白,使得叶子活而有生机,有质感。
两朵黄菊用石黄染,一浓一淡显得分明而厚重。
红蓼以西洋红画出,水份掌握得十分到位。
一般西洋红的使用,厚处水份要多,否则干巴巴的,像胭脂色一样发暗,显现不出特有的深沉而透明的红色。
若水份掌握得不好,笔在纸上停留的时间不当,则易画成像辣椒或胡萝卜。
秋海棠染得更绝,质感和透明感都点出来了。
此幅“九秋图”,西洋红的使用技法,能与缶老媲美。
秋海棠的垂直小枝,勾得棉里裹针,另有一番功夫。
所有的花叶都染得一笔见浓淡,片片分明,没有死墨、死色一块之处。
此幅“九秋图”绝非一挥而就,白石经过了惨淡经营,用大楷羊毫,行笔偏慢。如此“逸品”佳作,在白石的花卉作品里也不多见。
仔细分析笔墨,此幅“九秋图”用纸是,民国早期的“汪六吉”重单宣。
再看落款这一关,羊毫书写,行笔中锋,白石字体,一气呵成。此幅大画,为齐白石的神品。